翻译和例句:
萧伯纳(1856—1950)是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剧作家,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人之一,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剧作家。萧伯纳的名字在旧中国的文化界并不陌生。早在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就出版过萧伯纳的专号,译介了他的不少剧作。萧伯纳的作品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萧伯纳等人联名公开发表宣言,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这一举动让鲁迅对萧伯纳 ……
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用幽默轻松解决问题。
AFTER working hard writing, Bernard Shaw (萧伯纳) decided to go to the countryside. He wanted to relax. One sunny afternoon, Mr Shaw was having a walk in a quiet field. The air was fresh and theview(景色 ……
to create something new and wonderful."人生不是寻觅自我,而是创造自我!"—乔治 · 萧伯纳(英国剧作家)寻觅自我就象寻觅你头顶的墨镜。你,如同这墨镜,从来 ……
词数 190 建议阅读时间 4分钟WHEN Irish writerGeorge Bernard Shaw(萧伯纳) visited New Zealand in the 1930s, a reporter asked what he thought about the place. Shaw replied: "too many sheep".In New Zealand ……
怎样才能获得自信呢?词数 164 建议阅读时间 2分钟THE British author George Bernard Shaw (萧伯纳) wrote a famous play called Pygmalion (《卖花女》), which he based on a Greek myth (希腊神话). In Shaw's play, a language professor makes ……
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萧伯纳。 词数 217 建议阅读时间 3分钟OPEN any reputable (著名的) dictionary of English quotations (引语), turn to the letter ‘S’ and you’re sure to find dozens from the pen of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
发人深省的萧伯纳社会问题剧。词数 321 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教案和课件见网站 测试见7版IT is safe to say that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the Irish-born writer, is more famous for being George Bernard Shaw than he is for his writings ……
电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改编自萧伯纳的戏剧剧作《卖花女》(Pygmalion)。该影片讲述卖花女Eliza Doolittle被语言学教授Higgins改造成优雅淑女的故事。影片于1964年公映,一举赢得包括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内的奥斯卡8项大奖。下文是电影中的经典对白,女主角Eliza Doolittle向Higgins教授的母亲希金斯太太讲述自己如何成为淑女。精彩 ……
萧伯纳和他的经典剧作《窈窕淑女》。词数 349 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教案和课件见网站 测试见7版IT’S one thing for a teacher to criticize the way in which you speak a language while you are learning it. It’s quite another to be criticized for how ……
杨宪益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他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译介到国外,同时他也翻译了大量外国古典名著。他为翻译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值得后人景仰、学习。——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中国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作家杨宪益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杨宪益除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萧伯纳的《卖花女》等著作翻译为中文之外,更与夫人戴乃迭(英籍)合作将《楚辞》 《魏晋南北朝小说选》以及中国古典名著《红楼 ……
科恩大不列颠文学奖、劳伦斯奥利弗奖以及莫里哀终身成就奖等。此外,他还获得了14个大学的荣誉学位,被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负责诺奖评奖的瑞典学院认为品特回归了戏剧写作的艺术形式,“使戏 ……
解,哈罗德品特被誉为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是英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哈罗德品特笔锋犀利,具有冷峻的解剖风格,因而被称为“威胁大师”。品特善于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不祥与平静状态下的噪声,其作 ……
摘自: 书业快讯[21st, 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
文学作品在华传播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50余位翻译家的作品、手迹也将集结亮相,向人们直观呈现英国文学是如何通过中文译著、编著与上海这座城市产生共鸣。展出的文献包括,萧伯纳1937年7月10日给上海戏剧家黄佐临的题词手稿原件,热情 ……
世纪初,许多英国作家曾访问上海与中国作家互动:1920年1月,毛姆入住上海礼查饭店,其中国之行,诞生了《在中国的屏风上》;剧作家萧伯纳既有与上海戏剧家黄佐临赠物题词的深情厚谊,也有1931年乘坐“皇后 ……
员之死》、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彼德谢弗的《上帝的宠儿》等外国剧作都曾经过他的翻译而被搬上中国的话剧舞台。不但将外国戏剧介绍进中国,英若诚还将中国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介绍...入北京人艺。曾翻译如莎士比亚名著《请君入瓮》、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和彼得谢弗的《上帝的宠儿》在内的多部外国剧作。同时,还将中国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 ……
|